English

回到马克思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开端

2001-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胡大平 我有话说

《回到马克思》,

张一兵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史看,60年代,阿尔都塞提出“保卫马克思”,卢卡奇强调“面向马克思”甚至哈贝马斯希望“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无不内含这样的前提:作为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前苏东教科书体系是有问题的。更进一步,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不经自己理解的马克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正是在这一点上,上述三个西方人提供了自己独特的东西。虽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批评,但无论如何你都承认他们为我们确实提供了某种借鉴、参照和启示。在学术研究中,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他们不都成为当前我国不同学者阅读马克思的基本参照了吗?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毫无疑问是近年中国学者中较为成熟、颇具学术价值的一本阅读马克思的专著。这样说并非因为其完整地再现本真性的马克思,从而为当代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恰恰相反,因为明确地指证了解释学意义上的“本真性”的马克思是不存在的(或马克思不是现成的),这本书将引发新的争论。

说马克思不是现成的有两层含义:其一,马克思不是天生的,它的思想具有一种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其二,我们今天面对的马克思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有待深入发掘的矿藏,如果不是这样,马克思真的是现存于19世纪的“古董”。以上两个方面直接体现在这本书的研究视角上。当作者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层语境中去重新探索他哲学话语的转换”时,就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和哲学各执一端互不相能的分割研究方法,从而解决了马克思解读史上的两个断裂问题(即结构主义的“断裂说”和传统研究中的哲学和经济学的“断裂说”),以马克思的文本线索证明了马克思哲学是一个完整的建构过程。这恰恰证明传统关于马克思是现成的阅读假设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说,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马克思,这应该成为当代重新解释马克思的起点。

就《回到马克思》一书而言,由于它真实地面对马克思的一手文本,作者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按作者的话来说即是被传统研究“遮蔽”了的东西。在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仍然是极为关键的。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全部重大原创性解释都站到了国外同类研究80年代水平之上。从总体上看,作者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理论制高点的分析,以马克思自己理论研究的实际思路给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一个有解释力的定位。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供给我们思考的则更多。例如,该书以“复调语境”来指称马克思早期文本的复杂性:在同一文本(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中马克思受不同研究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原创性理论是重叠出现,并且由于马克思在哲学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革命性认识,不同立场和理论逻辑是无意识地交织在一起的(参阅《回到马克思》,第三章)。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样自公开发表以来重大争论就不曾结束的文本,它的含义、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就有了进一步讨论的边界和基础。也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古典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事实上构成了《回到马克思》一书的重大理论特征。更进一步,由于文本的隐性与显性话语的多重构架被揭示,在传统解释框架中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的僵硬的边界便溶化了,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多种话语逻辑融合的有机体系则更加丰富了。

当然,正如“回到马克思”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回到马克思》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它的具体结论可能也会引发国内学界的争议,但依赖多种方法对马克思文本语境和文本话语的分析,这恰恰是传统解释所达不到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文本解释方面,作者极为独到地提出马克思三类文本及其哲学评估问题、研究方法的隐性制约问题等等,这充分暗示着作者的自觉理论意识,这在当前的马克思研究中恰恰是最关键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说,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尝试,《回到马克思》代表着一种中国学者原创性的深度解释模式探索,即使不少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它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却是今天的马克思研究无法回避的。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提及它的重大缺点:这是一本写给专家们看的学术专著,其中生涩的表达令人望而生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